<delect id="lxiei"></delect>
    <span id="lxiei"><menu id="lxiei"><pre id="lxiei"></pre></menu></span>
  1. <object id="lxiei"><sup id="lxiei"><code id="lxiei"></code></sup></object>
    <output id="lxiei"><b id="lxiei"></b></output>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聞動態 > 媒體聚焦
    《南方日報》報道廣東農墾農場企業化改革經驗
    • 2018-05-03 10:46
    • 來源:
    • 發布機構:
    • 【字體:    

    編者按:4月26日,也就是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召開當天,《南方日報》刊發通訊《“產業集團+農場基地”打造產業利益共同體》,報道了廣東農墾在推進農場企業化改革方面所進行的探索、積累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果。

    (投集團要聞)《南方日報》報道廣東農墾農場企業化改革經驗124_副本.png


     廣東農墾農場企業化改革風生水起——

    “產業集團+農場基地”打造產業利益共同體

    “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是新一輪深化農墾改革的鮮明主線。如何將這兩條線索擰成一股繩,牽引改革發展列車奔馳向前,同樣考驗著廣東農墾人的勇氣和智慧。

    在積極推進主導產業實施集團化運營的同時,廣東農墾創新體制機制,將縱向維度的若干產業集團與橫向維度的眾多國有農場榫卯相接,農場主要負責搞好生產、降低成本,產業集團主要負責加工銷售和品牌建設,從而形成產業和利益的雙重共同體。這也成為廣東農墾推動農場企業化改革風生水起的重要抓手。

    國有農場管生產 產業集團搞營銷

    目前,廣東農墾在湛江、茂名、陽江、揭陽、汕尾5市共有47家國有農場。這些農場規模體量參差、區位條件各異、資源稟賦不一,企業化改革方程的解法雖然各不相同,但總的方向是,農場將土地資源優勢、產業結構特色盡可能與各個產業集團對接,實現經營主體上的抱團與產業鏈條上的對接。

    近年來,廣東農墾深耕“國家戰略資源”和“城市安全食品”兩大主業領域,整合資源,鞏固優化天然橡膠、蔗糖、劍麻、乳業、畜牧等支柱、優勢產業,積極拓展糧油、農產品物流營銷等新產業,廣墾橡膠集團、廣墾糖業集團、東方劍麻集團、燕塘乳業公司、廣墾畜牧集團、廣墾糧油公司、廣墾綠色農產品公司、廣墾辰禧物流公司等產業實體迅速崛起,有些已成為行業領跑者。

    如果說廣東農墾旗下的多個產業集團是一棵棵參天之樹,那么眾多國有農場,則是其腳下一片片厚實土壤。如何將“農墾一家親”的體制優勢轉化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發展優勢,正是廣東農墾在構建“產業集團+農場基地”全新格局中致力探索的課題。

    在湛江墾區幸福農場、廣前公司,有了廣墾綠色農產品公司搭建的寬廣銷售平臺,千畝果蔬基地里的產品不僅“不愁嫁”,還能實現優質優價;在茂名墾區和平農場、新華農場,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承載著廣墾糧油公司做強做大的夢想;在陽江墾區紅十月農場,對接廣墾畜牧集團的五指山豬項目,讓特色豬養殖小區蓬勃興起;在汕尾墾區銅鑼湖農場,燕塘乳業公司奶牛養殖基地投產在即……

    內部挖潛強主業 體制創新煥生機

    除了外部與產業集團手拉手,在廣東農墾,同樣有不少農場通過內部挖潛,優化提升主導產業,將企業化改革文章做得有聲有色。

    在新華農場,茂名市最大的綠色食品(茶葉)生產基地坐落于此。為了讓農場出產的華煌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條新路,近年來,新華農場茶葉公司秉承生態理念,堅持不施農藥,并依托地處“中國化州橘紅之鄉”的地緣優勢,引入南方醫科大學等科研力量,開發出的橘紅養生茶等特色產品,與健康、綠色消費理念緊密契合,先后獲得“廣東十大名茶”等殊榮,實現了價值與品牌的多贏。同時,農場以企業增效、職工增收為目標,構建“公司+基地+職工家庭農場(農戶)”模式,引導和帶動農場職工和周邊群眾建設高效有機茶園。在墾區產業集團化的背景下,廣東農墾國有農場更多承擔初級產品供給功能。這也要求,在保障產品數量和品質的基礎上,想方設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應當成為農場肩頭分量最重的一副擔子。

    天然橡膠是廣東農墾的建墾之基、頂門長子,也是不少農場的主要產業。近年來,在膠價持續低迷和人工成本上漲雙重因素的擠壓之下,農場植膠效益提升面臨嚴峻考驗。在這種情況之下,通過降低割膠頻率增加人均管理株數,既可以減少膠工數量,又可以增加膠工收入,更能降低企業成本。如此一舉多得的辦法,近年來在廣東農墾不少農場落地生根。2017年,陽江墾區全面推廣“五割制”(即五天割一刀),繼續試驗“七割制”(即七天割一刀),全年人均割株增加到2142株,人均產膠提升到4.3噸,人均產膠6噸以上的生產隊有6個,人均產膠7噸以上的崗位有18個。同時輔以聯產計酬分配模式,試點場膠工收入較2016年增長15%。2016年起,廣東農墾開展橡膠林飛機噴灑藥物作業試驗,生產管理成本大幅降低。

    農旅結合闖新路 三產融合視野寬

    對于廣東農墾來說,最大的資源優勢在于土地。在現代農業視野中,土地上不僅可以躬耕稼穡,更可以挖掘孕育其上的農耕文化與自然生態資源,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而通過產業功能疊加實現土地產出的大幅提升。這既是“三次產業融合”的核心要義,也是廣東農墾農場企業化的又一前行方向。

    “這一排老房子可以裝修一下,打造成民宿”“這棵古荔枝樹故事很多,要進一步挖掘”……3月中旬,春色盡染的湛江墾區紅湖農場,一場圍繞休閑觀光產業路徑展開的“思想風暴”正在進行,人們爭先恐后,獻計獻策。

    紅湖農場是1958年修筑鶴地水庫時為就地安置庫區移民而興辦的國有農場。而今的鶴地水庫除了發揮重要水源地的水利功能,碧波千頃、水鳥展翅的如畫美景,更吸引周邊游客絡繹而來、徜徉其中。紅湖農場場長羅培歡堅信,企業化改革是農場發展的根本出路,“但企業不能是空殼,必須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在他看來,毗鄰鶴地水庫的地利之便,就是農場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農場因水庫而生,也必將因水庫而興”。

    而今,借助“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扶持和鄉賢支持,紅湖農場正在發生一場驚艷蝶變?!笆镢y灘”邊,亭臺矗立、花紅樹綠,人們駐足拍照、笑聲陣陣;“古森林”旁,古井、古屋、古荔枝樹連成一體、相映成趣……

    在廣東農墾,越來越多的農場開始投身嘗試以農帶游、以旅興農,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在湛江墾區華海公司,面朝大海的生態茶園與蔚為壯觀的“菠蘿的?!?,拼合成一幅斑斕長卷;在陽江墾區平崗農場,海陵島旅游資源溢出效應利用與農場回收土地留用地開發,二者之間逐步實現同頻共振;在揭陽墾區卅嶺農場,山坡上高低錯落的天然橡膠林正在變身為主題農業公園;在汕尾墾區梅隴農場,濕地、稻田、高鐵,田園風光與現代元素碰撞出的火花,為農場轉型升級點燃新的助推器……

    (撰文:黃進 王元 付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汕尾農墾局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主辦:汕尾農墾局??技術支持:開普云??網站地圖??
    粵公網安備 11450202000055號?? 備案號:粵ICP備11040768號??電話:(0660)6122444??地址:汕尾市城區公園路16-18號??郵編:516600

    一区二区亚洲日本欧美激情久婷婷
      <delect id="lxiei"></delect>
      <span id="lxiei"><menu id="lxiei"><pre id="lxiei"></pre></menu></span>
    1. <object id="lxiei"><sup id="lxiei"><code id="lxiei"></code></sup></object>
      <output id="lxiei"><b id="lxiei"></b></output>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汕尾農墾局”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