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13日出版的《南方日報》在A15版對"工人藝術團走進汕尾銅鑼湖農場 為職工獻上精彩表演"進行了報道,現轉載如下:
12月11日晚,由省總工會、省文化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中國夢·勞動美”廣東工人藝術團送文藝進企業慰問演出走進汕尾銅鑼湖農場。省總工會、省農墾工會、汕尾市總工會、汕尾市農墾局的相關領導,與當地勞模代表、農場職工近1000人一起觀看了演出,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大型舞蹈《咱們工人有力量》拉開了演出的序幕,音樂響起,舞蹈演員們一上場便吸引了現場觀眾紛紛激動地舉起手機拍照錄影。雜技節目《東方天鵝》中,兩位雜技演員配合默契完成一個又一個高難度的動作,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演出當晚,銅鑼湖農場的職工馬征奇也帶來歌曲《桃花依舊笑春風》。
在魔術表演節目《魔術手》中,魔術師楊杰不斷變換出各種花樣,精彩的表演也吸引了觀眾的興趣,臺下響起數次掌聲。在互動環節中,魔術師邀請了兩名現場觀眾進行互動,三人一同完成了十秒逃脫魔術,引發了現場觀眾熱情地鼓掌叫好,將演出推向了高潮。
在相聲節目《歡聲笑語》中,兩位相聲演員充滿幽默的表演,引發了臺下一片片歡聲笑語。演出最后在全場起立合唱的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成功落下帷幕。
演出結束后,帶著孩子前來觀看演出的銅鑼湖農場職工陳小紅高興地說:“今晚的演出很專業,每個節目都很精彩,讓人印象深刻?!?/p>
撰文:黃應來 陽婷 李淑君
青年歌手何姣姣演唱歌曲《走在小康路上》。郗建新 攝
■工會亮點
汕尾農墾工會:積極發展自營經濟推進示范區建設
近年來,汕尾農墾工會結合當地實際,統一規劃職工發展自營經濟的土地和場地,同時通過樹立典型帶動各農場各村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社區,在加強民主管理、推動汕尾農墾區經濟發展、化解農場和職工矛盾等方面發揮了工會組織的積極作用。
加強民主監督管理制度
據汕尾農墾工會負責人介紹,汕尾墾區各農場堅持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全面落實職代會的職權。職代會的職工代表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對農場經營管理方案進行發言討論,形成提案,各農場場長對職工代表的提案做出解答,采納正確的提案,充分發揮了企業民主管理的作用。
為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農墾工會要求墾區各單位重視信息公開,做到公開經?;?、規范化、制度化。此外,農墾工會注重引導職工簽訂合理的經濟合同,特別是土地承包合同和水產養殖合同的簽訂。
注重發展自營經濟
為了充分改善職工的生活水平,農墾工會積極組織職工學習發展自營經濟知識。農墾各級工會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同時積極開展職工的技能培訓,舉辦職工種養業技術培訓班。2016年,汕尾農墾各農場接受培訓的職工人數有700多人次。
農墾工會還制定了發展規劃和措施,統一規劃職工發展自營經濟的土地和場地。同時農墾工會通過樹立典型帶動引路,推廣先進經驗和技術,使職工掌握發展經濟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嘗到發展自營經濟的甜頭。目前,部分職工養殖業、種養業的發展已有一定規模。截至2016年,汕尾農墾職工自營經濟總收入達到2560萬元,職工自營經濟人均收入為1.24萬元,占職工收入的34%左右,不僅改善了職工的生活水平,同時也推動了汕尾農墾區經濟的全面發展。
落實幫扶困難職工工作
農墾工會關愛困難職工,重視脫貧幫扶工作,并強調精準扶貧。汕尾農墾制定了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同時要求各單位按原貧困戶的情況深入到基層管區、村、戶進行調查摸底,按政策界定精準扶貧對象,做到公開、公正、公平重新確定扶貧對象。汕尾農墾現已報上精準扶貧對象156人,99戶。
近幾年來,汕尾農墾各級工會充分重視職工場員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得到了地方民政部門的支持,農墾的低保工作列入地方管理,已經基本走上正軌。2016年,汕尾農墾納入低保有396戶835人,月領低保20.479萬元,2016年共領取低保金為245.7萬元。同時,農墾工會也關心“五?!焙凸鹿牙先?,按時兌現他們的生活補貼。2016年農墾工會共救助88人,每月發放資金4.88萬元,全年共發放救助金58.56萬元。
此外,農墾工會還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2016年春節前,農墾工會到各農場深入困難職工家庭,了解困難職工生產生活情況并逐戶慰問,發放慰問金近15.35萬元,慰問一線職工1088人,困難職工336戶。
建設“生態文明示范社區”
近幾年來,汕尾農墾工會圍繞廣東農墾提出的“努力建設美麗墾區”的目標任務,為了把新農場建設和職工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落實到實處,農墾工會選出3個生態文明示范社區,即銅鑼湖農場場部社區、梅隴農場場部社區、大安農場場部社區和5個文明示范居民點,即銅鑼湖農場的西南、西嶺區,梅隴農場的沃山、大塭、巖前村。通過典型帶動各農場各村建設美麗的生態文明示范社區工作,使新農場建設和職工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6年,農墾各農場居民點大部分職工都住進了新房和新樓,各農場基本做到村村通水泥公路,路邊種上花草樹木,安裝路燈。同時還設立了生活垃圾處理站或垃圾處理點,進一步完善了供水供電設施。生態文明示范社區工作深入開展增強了農場的凝聚力,使職工場員對農場的前途充滿信心。
注重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農墾各級工會把活躍職工文化生活作為重點工作,每年舉辦一次全墾區的比賽活動。2016汕尾農墾工會舉辦了第二屆“農墾杯”籃球聯誼賽,吸引了5支隊參加比賽,得到了農場職工和其他群眾的一致好評。
此外,農墾各農場工會組織在每年“春節”“五一”“國慶”期間組織舉辦了各種比賽活動豐富職工的文娛生活。如歌詠、排球賽、籃球賽、乒乓球賽、象棋比賽、拔河比賽、羽毛球賽等,增加了節日喜慶的氛圍。
■勞模風采
“一心想要把橡膠種好”
銅鑼湖農場桂坑分廠陳棍:
銅鑼湖農場桂坑分廠退休職工陳棍今年已有71歲,他在1979年榮獲“廣東省農墾勞動模范”。說起年輕時的經歷,陳棍臉上總是帶著笑容。1965年,為了響應國家開發山區、發展橡膠的需要,19歲的陳棍來到銅鑼湖農場的桂坑分場工作,成為一名橡膠工人,三年后他成為了生產小組組長,接著成為生產隊副隊長,然后是桂坑分場的副場長,一直干到分場的書記。
1979年,陳棍被評為廣東省農墾勞動模范,這一年他正在桂坑分場大嶺背生產隊擔任副隊長。據陳棍介紹,當時的桂坑分場交通很不方便,大嶺背生產隊是桂坑分場的9支生產隊里最落后的。之前的大嶺背人少,管理抓得松,橡膠周圍雜草叢生。陳棍說:“在這種情況下,分場希望能有人去改變這支生產隊的落后面貌,于是就派我來大嶺背生產隊了?!?/p>
雖然被分到條件最差的生產隊,但陳棍表示自己充滿了信心。他說:“我當時就是一心想要把橡膠種好?!睘榱烁淖兇髱X背生產隊的落后面貌,陳棍在種橡膠、護橡膠及割橡膠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方法的改進。他回憶說:“我當時是什么工作都自己動手去做,先把質量搞起來,作出一個榜樣,然后再給大家看,告訴他們要這樣做,才能達到農場規定的標準?!?/p>
在橡膠樹的保養中,到冬天,橡膠樹葉變黃掉落后,需要將落葉收集起來做“營養床”,即在每株橡膠樹中間挖一個“大穴”,把樹葉收起來作肥料。陳棍在親自試驗找到最好的標準后,發現“營養床”的深度需要保持在25—30厘米深,于是他要求生產隊里的人在挖“穴”時必須按照這個標準?!安荒苌儆谶@個標準,因為挖淺了下雨時,雨水就可以把收好的肥料沖走?!标惞髡f。
“我心里想的是,做一件事情,不做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标惞髡f,這也是他多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生產隊的工作中,如果出現質量不達標的情況,陳棍都會要求返工。
高的標準和嚴格的管理也讓陳棍成為生產隊隊員口中的“黑臉”?!爱敃r調整工作的時候人家都指著批評我?!标惞骰貞浾f,面對大家的不理解,他還是堅持認為“要做就要做好”。
在陳棍的帶領下,大嶺背生產隊在第一年的第三季度就從最落后的生產隊改造成為排名第三的生產隊,兩年后成為第一并保持第一的生產隊,徹底改變了大嶺背的落后面貌。
銅鑼湖農場工會主席傅金譚說:“陳書記在橡膠生產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有很多創新的方法,桂坑分廠能夠種上橡膠確實就是他們這一輩人干下來的?!?/p>
汕尾農墾局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主辦:汕尾農墾局??技術支持:開普云??網站地圖??
粵公網安備 11450202000055號??
備案號:粵ICP備11040768號??電話:(0660)6122444??地址:汕尾市城區公園路16-18號??郵編:516600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汕尾農墾局”門戶網站,是否繼續?